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User talk:Quarty

您好,Quarty!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须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问题?請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Wing 15:28 2005年12月28日 (UTC)

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

恭喜您!您最近创建或大幅改進的条目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經推荐後,獲選於首页作新条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荐其他您關注的条目,歡迎前往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提名。在您创建或大幅改進的所有条目中,总计有23篇条目獲推荐作首页新条目展示。

23

命名常规

Quarty您好,按照我们讨论的明明常规文章题目里的括号使用半角括号,括号前留空。因此让(卢森堡大公)被重定向到让 (卢森堡大公)了。谢谢。--Wing 12:23 2006年2月12日 (UTC)

中文維基年會地點選擇通知

您好,中文維基正在籌辦首屆年會,誠摯地邀請您一同參與年會的籌備工作。

目前已投票決定年會日期為2006年8月26日-8月27日舉行( http://0rz.net/1110P ),2月19日起開始進行年會地點的選擇投票( http://0rz.net/4114e )。

地點的選擇規則(採用vipuser案):

  1. 先进行为期2星期的第一轮投票,所有在投票前注册的维基人都可以参与投票(每人投任意票)和讨论,选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讨论并确定各个城市的举办条件,并进行SWOT分析(優點、弱點、機會、威脅),讨论并进行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个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条件,进行为期一星期的维基见习编辑参与的第二轮投票(建议结合,个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愛索 02:43 2006年2月25日 (UTC)

Hi,你好,想问问为什么删掉了贝多芬行首的那几段引言?

Hi,你好。那几段引言是有出处的。这也是好几个维基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放在段首也挺有意思的。dgg32 14:18 2007年1月22日 (UTC)dgg32

  • 放在頁首不好看,也與其他條目的格式不一致,可以考慮把引言融入文中。--Quarty 16:43 2007年1月22日 (UTC)

提交您的条目到特色条目评选

我将热带气旋提交到特色条目评选了,要麻烦您多处理后续事宜了。--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5:23 2007年1月31日 (UTC)

可不可以把飓风约翰移动到飓风约翰 (1994年)吗? (There was also a Hurricane John in 2006). 218.186.9.5 11:46 2007年2月3日 (UTC)

您好

您好,我有一些有關熱帶氣旋問題,希望您可以為我解惑。我想請問一下,Cyclone Catarina應該譯作「旋風卡塔琳娜」還是「颶風卡塔琳娜」?(一般媒體會以後者稱之,但南半球風力超過118km/h的都叫作Cyclone旋風)謝謝! --Vlandercy(費話屋) 07:27 2007年2月4日 (UTC)

香港地理

我有份編寫的香港地理條目承蒙錯愛,獲提名為優良條目。我只是認為,污染一段既然已經開始編寫,希望能夠先予以完成,條目才算圓滿。如果你也能參與編寫,那就更好了。再次謝謝你的認同與支持。-- tonync (talk) 12:41 2007年2月25日 (UTC)

吴哥窟的谢票

感谢您在特色条目评选中投吴哥窟一票--三十年河东 15:23 2007年2月28日 (UTC)。

特色條目撤消

您好,閣下這麼熱心於條目質量,實乃維基之福,但短時間內提呈過多條目撤消,難以讓眾人審閱改進,可否稍緩一下,讓大家有改進條目之機會?--孔明居士 12:44 2007年3月3日 (UTC)

关于连贯文体

看了您对我提名优良的孝静成皇后条目的发言,想请教怎么样才算“连贯文体”,小弟来维基的时间不长,有些事情不太明白,请指教,也希望您对于孝静成皇后条目多提宝贵意见。--顾心阳 03:02 2007年3月19日 (UTC)

  • 原来如此,其实如果不看那个点,还是很连贯的,您可以去详细地看看。可能是我个人习惯问题,喜欢用点。如果我把点去掉,是否就符合“连贯文体”的标准了呢?--顾心阳 08:03 2007年3月19日 (UTC)

关于“亨利·杜南”的中文译名

欢迎到Talk:亨利·杜南讨论以获得最终共识。--小德留言 09:49 2007年3月25日 (UTC)

Mercy!!! 撤特应缓行

现在的撤特太厉害,屠特之后,对中文维基有什么好处呢?相反,让人事先有足够时间去修改,又有什么坏处呢?

写一个特色条目很不容易,即使是特色条目也不是完美的,当然也存在着让人批评的地方。可是撤销一个特色条目就没有那么难了。请不要一味盯着条目的短处,请对条目的不足之处怀宽容之心,让作者有改善的可能。很多作者是怀着冲特的心来写条目的。赢得特色条目也是对他们努力的嘉许。作者用空余时间写条目的诚意是应该给与十足的赞美的。我就觉得他们这些作者很了不起,在维基他们不会有任何物质上的报酬,却依然去借书,花钱去博物馆,照相,花2,3个月写一条条目。

而且,现在的中文维基翻译文章已经占据了主流,抹煞了中文维基人的创作性。中国人自己找资料写条目的(就是我所谓的原创)太少了。而特色条目有很多都是这种原创的条目。您也说,中文作者少,小群体的见闻不可与大群体相比,写出来的条目很可能会比英文维基的更不完美,这也是意料中事。现在把这种条目撤下,我觉得对原创者或将要原创者非常不好,强迫他们去翻译,到时好说,英文的是特色啊,我现在是翻译它的,也应该是特色。

现在一下子五六个提名,把他们的努力成果踢开,非常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严重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尊重。还震慑了来人,比如我。如果一个作者知道自己的条目被撤特,您说他又多大可能性会回去修改这条目呢?又有多大可能性会就此离开中文维基呢?相反,如果在被提名撤特前让他有足够的时间修改,改好后依然是特色,下次他是不是会更加注意同类问题呢?维基作为一个社群,相互之间的宽容,了解和善意是这个群体保有宽松人文气氛所必需的。

现在10个条目下马,让我觉得有一种人人自危的气氛,有一种负面的影响。请您审慎做出撤特的决定,若是,请在之前先通知一下原作者,或是有关的专家,让他们做出补救。例如文献,可以先联系作者,让他补上,不从再提请撤销未迟。

dgg32 14:39 2007年3月25日 (UTC)dgg32

關於特色條目撤銷

注意的是,請不要因為一時因為你所寫的特色條目被撤銷,而對其他特色條目報復,這樣的話,只會使一些維基人討厭你,我無法控制你如何做,但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請你克制。--地獄少女閻魔愛 接通地獄通信 09:33 2007年3月28日 (UTC)

第四次動員令

第四次动员令将在4月1日开始,为期一个月,欢迎各位参加。

此次动员令与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领域条目为目的的小动员令。这次共举办6个主题的小动员令,翻譯動員令生物動員令異國(寰宇)動員令體育、奧運動員令音樂動員令暗黑动员令,是些大家感兴趣,或维基条目贫乏,需要人编辑的领域,前5个由各维基人选出,最后1个由主持人决定。

第四次动员令要求参与者贡献5个条目,其中二个必须是推薦新條目,才算完成,详细规则请看这里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暫時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出木杉 01:44 2007年4月1日 (UTC)

多謝

謝謝您對合氣道的版面的修改,比我原來的好看且整齊多了。:-)— · Marcus · · (talk) · 06:49 2007年4月5日 (UTC)

优良条目候选

您好,我提交的条目凯瑟琳·珍妮薇目前正在优良条目候选投票中,由于您已经投了反对票,但此后我亦对您反对的内容作了一定的增加。您可以前往条目凯瑟琳·珍妮薇查看,并对在优良条目候选中后来的回应作出应答。如果您确信该条目能够成为一篇优良条目后,请一定不要吝惜您手中的选票:-);当然,如果您依然认为该条目不符合标准,我也不会强求您的投票,并依然对您表示感谢。--PhiLiP 10:59 2007年4月10日 (UTC)

中環站優良條目候選

經過閣下的意見後,中環站的列表內容、數目、顯示方式經已大幅刪減及改善,小弟又把條目重新排版,請問現在的設計可行嗎?請到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發表閣下保貴的意見。—Mtrkwt 15:39 2007年4月13日 (UTC)

10美分

条目10美分已经修改完毕,全文句子重新梳理,参考资料翻译完毕,并增加了一些中文的参考资料,并增加发行量一节。欢迎你重新审查该条目,并提出意见。—木木 2007年4月22日 (日) 08:11 (UTC)回复

小提示

謝利孟想提醒你:把條目提請撤銷特色條目時,請記得把{{template:FArevoke}}模板放到該條目的頂部,直到投票結束,以便其他維基朋友投票及發表他們的意見喔。 :-)
你忘掉加模板的條目是:利物浦足球俱樂部,謝謝。

謝謝您在新條目候選投我一票

我的參考資料已經補上了。其實我當初在寫條目的時候,很猶豫到底要不要自薦為新條目。因為富岡漁港的歷史不到50年,參考資料真的很少,也沒辦法從外語維基翻譯過來,等於是從零開始。最後想想,已經很久沒有臺灣相關的條目被放到推薦新條目裡了,還是厚著臉皮自己推薦了。謝謝你的一票,如果對我或條目有任何建議,歡迎你不吝提出,再次謝謝你的投票。 --vegafish - 蠢魚 2007年5月9日 (三) 14:43 (UTC)回复

利物浦足球俱樂部

Quarty:

條目是否特色條目個人覺得並不重要,但仍按要求補充資料來源。但不同意將條目中的所有列表刪除,球隊是由球員組成,沒有球員的「球會條目」就變成「球會歷史條目」,相信兩者是有明顯分別的!同為特色條目的意大利及瑞典亦保留現役球員及著名球員。

明白中港台華人閱讀習慣不同,香港人文化淺薄,不習慣編寫長篇文字,喜歡用簡單列表及圖片取代文字,適當運用列表及圖片是協助閱讀的良好功能,希望不要一刀切,將所有列表刪除。我會補回部份列表,但會儘量縮小字體。

Chong Fat 2007年5月10日 (四) 13:03 (UTC)回复

但如上所說,沒有球員及相關資料的球會條目就如球會歷史條目,在條目中各項目的比重需規劃清楚,搬走不一定是最佳辦法。先讓我編排一下,看看是否可行再作修改,維基是一個開放的園地。

Chong Fat 2007年5月10日 (四) 13:37 (UTC)回复

相信您對英超不是太熟悉,每隊球隊的每年註冊球員是有限制的,人數不會超過36人,相反著名球員及曾經效力球員的數目就會很多。

Chong Fat 2007年5月10日 (四) 14:11 (UTC)回复

利物浦球員大部份有個人條目,在足球壇上赫赫有名,大部份人是從球會出發再找所屬的球員,如搬到獨立的列表是沒有那麼順手。

Chong Fat 2007年5月10日 (四) 15:19 (UTC)回复

原因

很报歉,我是用手机发的,有些符号被手机软件自动替换了。--阿菲利菇维基食用菌协会SVG矢量图?找我就对了 2007年5月24日 (四) 16:29 (UTC)回复


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

吉列爾莫·維拉斯的內文(外部連結)已有參考資料。 Wilander 2007年5月27日 (日) 08:42 (UTC)回复

Wikipedia:特色条目候选

阁下在该页面对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灾难所提之反对意见,我已作出一些回应并有较大的改善,希望阁下能前往重新申视并回应,先表感谢。--阿菲利菇维基食用菌协会SVG矢量图?找我就对了 2007年5月28日 (一) 04:53 (UTC)回复

建議

謝謝閣下提醒。不妨用亞馬遜州 (委內瑞拉)亞馬遜州 (巴西)表示,比較清晰。—Whhalbert 2007年5月31日 (四) 16:08 (UTC)回复

新條目推薦不通過

~移動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後修訂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6月10日 (日) 08:02 (UTC)回复

請重到先到先得原則

別要因為遷就大陸習慣譯法,而將頁面移動一次,正確做法應該是移動一次後,再轉回原頁,專重先到先得的原則。—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7年6月14日 (四) 13:49 (UTC)回复

尚·克勞德·范·戴姆項目 請勿移除創作歷史他人名字

此項內容我早你幾十分鐘前編寫,你怎麼移掉啦?換上你? User:裕綸 11:46 2007年6月15日 (UTC) RE:瞭解,多謝。

楊波·貝蒙歡迎增添 感謝指正

User:裕綸


信任機制的討論

剛才看到您在投票中表達了意向, 客棧現正在討論一個重選方案, 很希望了解你的看法, 請看看有沒有錯漏之處和發表你的看法。謝謝! 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構思:取消罷免機制,以重選代之 --Kevin wong 2007年6月19日 (二) 18:42 (UTC)回复

關於反對「城市鐵路『路線清理』計畫」成為優良條目

對於你的反對及意見,我以經接納你的意見。並你出修正,請你看看。按此
如感到滿意,能否撤回你投下的反對票?


新條目推薦:一問多薦解決方案投票中

Wikipedia:投票/新條目一問多薦的相關問題正進行投票,以得出一條提問舉薦多個條目的解決方案。希望 閣下盡可能參與表決,謝謝!—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07年7月9日 (一) 18:29 (UTC)回复

第五次動員令

第五次動員令將在7月15日開始,8月31日結束,歡迎各方維基人參加。

本次動員令是大動員令+小動員令的模式,3個主題的小動員令分別是:消滅外文動員令歷史動員令世界遺產動員令。規制與前次大致相同。

「消滅外文動員令」要求參與者從翻譯任務的100個條目中選擇條目,完成翻譯。

詳細規定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五次動員令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將此邀請函發給其他維基人,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維基的品質。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謝君之合作。—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07年7月10日 (二) 17:37 (UTC)回复

關於香港維基媒體協會條目

您好Quarty兄,我是dbslkc香港維基媒體協會條目的大幅增修編輯者,在DYK條目候選頁面裡發現您投下反對票,未知原因?其實您也可以盡量為該條目編輯,從而更能中立化其內容(這一篇條目是我第一篇DYK候選作品,希望您能加以完善),謝謝!—dbslikacheung 2007年7月16日 (一) 06:31 (UTC)回复

東郊及伊拉瓦拉線

您好:

我是楊承軒,您曾經在我提出「城市鐵路路線清理計畫」競選優良條目時給予修改意見,您的意見給我很大的幫助。我正在編修一個條目 - 「東郊及伊拉瓦拉線」想要參加優良條目競選,目前編修已經大致完成,想請您先過目並修改我編寫的錯誤,謝謝。條目在 User:shinghinyeung/sandbox4

楊承軒 敬上


明白,我會考慮譯名的問題。除了這個問題外還有什麼是值得留意﹖

José Bové 的譯名問題

此人在台灣知名度甚低,而且 google 查到的譯名五花八門。我當初採2007年法國總統選舉的譯例以求一致。我並不熟悉大陸的譯名規範,所以也無從置喙。若您有較好的譯名,還請逕行改正之。—Satipatthana 2007年8月4日 (六) 14:20 (UTC)回复

文件删除請求:通知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GodfreyBinaisa.jp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维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请参考相關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8月28日 (二) 00:57 (UTC)回复

關於 w2007 的意見

情感色彩的語句已經拿掉,另外何以見得是有空白章節的存在?而參賽國的問題,我已經一次寫在投票頁面進行說明,如果再有問題,可以到條目討論頁說明。十文字隼人奉行所拜見 2007年8月29日 (三) 14:27 (UTC)回复


街燈電箱150號有2項訊息給您

您好!以下是2則重要訊息,煩請 閣下閱讀:

第五次動員令──最佳條目評選

第五次動員令已經結束,並正進行動員令最佳条目评选,歡迎您前往參與。

緊急:User:石被提名罷免

維基管理員User:石提名罷免,但理由有爭議,懇請 閣下前往協助調停。謝謝!

以上訊息 by: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註:這個訊息是從User:Cdip150/PKMSG透過「subst:」語法所產生的文本,可能會與其他人的訊息重複。

我来自北京(很想知道台湾问题的真相),是通过代理浏览器上维基的,因为刚上一个月,发现百度上有好多都是抄维基的,百度太讨厌了!我就也抄百度吧,没想到连百度这条也是抄来的....

wiki词条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BrowserStar&diff=5103797&oldid=5103784

百度词条 http://baike.baidu.com/view/288183.htm


被怀疑的网站 http://www.ruanke.com/wangluogongju/zhuyeliulan/index4.htm

也许百度是抄这个网站的

我会渐渐学会适应wiki的,以后不再抄了。

wmr 2007年9月11日 (二) 16:08 (UTC)回复

如果在短時間內創建條目

請不要在Wikipedia:最多語言版本的待撰條目提出請求,謝謝。—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7年9月16日 (日) 01:12 (UTC)回复

別忘了添加參考資料

你創建了很多質量均佳的辭條,但是很可惜都沒有參考資料。許多人質疑維基百科的正確性和可信度,而維基百科能賴以證明其內容不是胡謅亂掰的最佳證明就是參考資料,如果一篇沒有參考資料的維基百科內容,和網路上隨便抓到的文章擺在一起,實際上並無二異,所以缺乏參考資料的維基百科內容,在讀者的心目中,可信度立刻大打折扣。參考資料是提升維基百科內容的一個重要關鍵,也是百科內容中不可缺少的格式之一,希望你可以練習添加喔!(如果是翻譯自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就直接在參考資料中註明翻譯來源。)--KJ(悄悄話) 2007年9月17日 (一) 18:57 (UTC)回复

關於翁山蘇姬之條目

您好! 能否告知何以「各地要求釋放之行動」不宜新開一節? 我認為查詢翁山蘇姬條目的使用者應當會對此很有興趣才是,而且這也是跟翁山蘇姬切身相關之事。只是文字或許再加精修,但理當不該整段刪除,對於有意了解翁山蘇姬相關事件之人定會覺得可惜。—Jczxzxz 2007年9月27日 (四) 10:57 (UTC)回复

阿爾及利亞省份等

了解閣下在寫行政區劃的條目。請到Wikipedia:專題/行政區劃留言通報進度,讓大家互相了解並及時協助。—Whhalbert 感謝各位支持 2007年9月29日 (六) 17:05 (UTC)回复

达朗贝尔

您犯了个严重的错误。如果真是依据那本书的话,那么正是应该译为“达朗贝尔”而不是“达朗伯”,因为法语的词尾bert读音接近于“贝尔”。另外,任何一本《数学物理方程》和《高等数学》教材上都会出现“达朗贝尔”的名字,所以请您尽快将其移回吧。--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10月4日 (四) 08:51 (UTC)回复

达朗贝尔的译名见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的684页。另外注意的是,Alembert也许是个地名而不是姓氏,与介词de结合后才做为姓氏。可能这一点引起了您的误解吧--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10月4日 (四) 08:57 (UTC)回复

我刚看到55页那个。真是非常惊人,因为我见过的数学教材中用的都是“达朗贝尔”。这恐怕就是大象所说的大陆译名系统的缺点吧,非常少见的例外。那么您请便吧,我不再干涉您的移动。但是如果其他用户提出异议,恕我暂时无法支持“达朗伯”。--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10月4日 (四) 09:10 (UTC)回复

香港親台團體

註釋已有改善,請參詳。—Whhalbert 感謝各位支持 2007年10月7日 (日) 16:29 (UTC)回复

譯名

所謂譯名,本無對錯,在維基上,當首重原作者,故回退之,請見諒。—孔明居士 2007年10月9日 (二) 16:09 (UTC)回复

附上Google搜索結果︰「"賽爾斯" "羅馬"」︰1120;「"刻瑞斯" "羅馬"」︰471,不見得後者為正譯。—孔明居士 2007年10月9日 (二) 16:12 (UTC)回复

最近大家都被所謂譯名規範弄得有點不清醒了,我亦如是,不過有一點想澄清一下,條目不轉換名稱不應與地區相提並論,我也可以使用簡體中文,這不代表我是大陸人。應該在尊重原作者用詞的情況下,實行地區性的繁簡轉換,但對條目,不應作出移動。—孔明居士 2007年10月9日 (二) 16:24 (UTC)回复

在此前亦有詳細討論,認為地區轉換與繁簡轉換不應相提並論。—孔明居士 2007年10月9日 (二) 16:28 (UTC)回复

但是其實最簡單的方法,是將主要的譯名並列,這樣大家在閱讀其他書籍時,遇有不同譯名,上來維基,一查便知,濫用地區轉換,實在不當,此亦為此前討論之結果。希望閣下明察。—孔明居士 2007年10月9日 (二) 16:33 (UTC)回复

因此,各個地區都未必有統一譯名,繁簡用字,根本與地區不同,而在下以Google為例,亦無言明為地區結果,只說譯名本無對錯而已。—孔明居士 2007年10月9日 (二) 16:35 (UTC)回复

就如伊巴密濃達此文,在下在初譯時,已在Google找出所有譯名,並建立重定向,及後有維基人並列部份較常見的譯名於文首,使大家一目瞭然,這不是比起爭論誰為正確,更為有益大家嗎?當下大家為正譯所困,實在無謂。—孔明居士 2007年10月9日 (二) 16:38 (UTC)回复

最後,我想澄清一下,我並無意干涉任何人之習慣,但是在基於互重,互信之下,根本不必堅持著甚麼正譯,維基不是正名之所,這句說話大家都說了很多次了,其實將常見譯名補上,難道真的不比移動好嗎?希望閣下明察。—孔明居士 2007年10月9日 (二) 16:41 (UTC)回复

希望閣下仔細閱讀在下的留言︰將常見譯名補上,難道真的不比移動好嗎?希望閣下明察。—孔明居士 2007年10月9日 (二) 16:47 (UTC)回复

那更應該尊重原作者,正誤之說,根本各人有各人說法,基於上方之理據,保留可以了,再並列之。—孔明居士 2007年10月9日 (二) 16:55 (UTC)回复

最後,必須澄清一點,維基簡體中文是zh-hans、繁體中文是zh-hant、中國大陸簡體是zh-cn、臺灣正體是zh-tw 港澳繁體是zh-hk、新加坡簡體是zh-sg,本來就分開的,所以標體用簡體字,而命名方式並非大陸所謂官方的,根本並無不妥之處。—孔明居士 2007年10月9日 (二) 16:59 (UTC)回复

我不認為其為任何一個地區都絕少使用,由在下於上方之不分區搜索所見,其使用情況相較刻瑞斯,不見得較少。—孔明居士 2007年10月9日 (二) 17:01 (UTC)回复

我還是問︰將常見譯名補上,難道真的不比移動好嗎?—孔明居士 2007年10月9日 (二) 17:10 (UTC)回复

謝謝閣下理解,在下根本不須回應了,只是希望閣下在移動之時或之前,最少咨詢原作者一聲,以示尊重,在下被批評的其中一個原因,正是這個。—孔明居士 2007年10月9日 (二) 17:18 (UTC)回复

最後,在下希望閣下諒解,這是各人意見不同而已,請勿見怪。—孔明居士 2007年10月9日 (二) 17:23 (UTC)回复

警告

請不要以中國地區譯名為中心,因為這樣犯上了地域中心,難怪在幾個月觀察來我覺得你是一個人才。—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7年11月4日 (日) 08:44 (UTC)回复

維基研究協助

Quarty 您好,我是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的學生邱家緯,目前正進行一項對兩岸三地維基人的研究,需要許多維基用戶的協助。這份研究曾在07年的維基年會發表過,也訪問過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的維基用戶。現在更需要大量的問卷資料輔助,希望您能夠提供維基的編輯經驗。這份問卷只需要花您兩分鐘時間,但是對維基領域研究有很大貢獻,謝謝您的幫忙!

這份問卷的詢問範圍僅於編輯過程與經驗,不涉及私人資料,請您安心。

問卷網址:http://www.my3q.com/home2/184/loat5oo/88988.phtml

看在我挨家挨戶去留言的份上,幫幫我吧!—櫻花猴 2007年11月4日 (日) 13:04 (UTC)回复

文件删除請求:通知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NairobiAgreement1985.jp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维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请参考相關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谢谢!--Wing (留言) 2007年11月25日 (日) 15:50 (UTC)回复

達拉謨

閣下,就是如果沒有先到先得原則,這樣的紛爭大可免卻。首先,「英格蘭的Durham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Durham知名度相距不大」,這明顯是個人主觀評論,並不可以作為考慮因素。第二,德罕作為消歧義條目,應該加上括號,以便標示為消歧義條目。--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2007年12月12日 (三) 11:24 (UTC)回复

我自己可能不了解消歧義的運作,但觀乎其英文版的消歧義條目,卻有加上括號,請問何解?是中、英文維基對定立消歧義頁有不同的定義?「各種定義中有一個是明顯地較普遍的」又是一個主觀論述,請問是否要所有中文使用地區的人,都要認定達拉謨是英國的達拉謨,消歧義才可加括號?需知德罕條目內的所以地方,其名稱全都是源於英國的達拉謨。--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2007年12月12日 (三) 12:14 (UTC)回复
首先,我收回有關「全都是源於英國的達拉謨」的言論,但是閣下可否為「由於名稱相同,再加上美國有許多地名都是起源於英格蘭,因此很多人都誤會達勒姆的命名與英格蘭的達勒姆市有關,卻不知兩地的地名之間實際上並沒有直接的關連。」提供參考來源,同時證明大部份中文使用者都不認為「達拉謨」是指英國的「達拉謨」?至低限度,我在創立條目時相信達拉謨一般主要普遍地是指英格蘭的達拉謨,因此閣下不應作出有關移動。--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2007年12月12日 (三) 12:35 (UTC)回复
那麼閣下有何高見,去合理化閣下的移動?--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2007年12月12日 (三) 12:53 (UTC)回复
我認為閣下如需移動條目,可先向管理員諮詢意見,或先邀請更多人討論(例如「德罕」條目的原創者)。閣下現時的佐證有欠客觀,我難以同意移動條目。--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2007年12月12日 (三) 13:08 (UTC)回复
另外,「達拉謨」
  • 可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