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T74排用機槍

T74排用機槍
裝載於0.5噸輕型戰術輪型車輛上的T74排用機槍
类型通用機槍
原产地 中華民國
服役记录
参与战争/衝突臺海飛彈危機
賴比瑞亞內戰
生产历史
研发者聯勤205兵工廠
研发日期?-1985年
生产商聯勤205兵工廠
衍生型T86同軸機槍(T74V)
基本规格
重量12.06公斤
长度1,260公釐
槍管长度546公釐

子彈7.62×51毫米北約口徑
口徑7.62公釐
枪机長行程活塞氣動式
閉鎖桿起落式閉鎖機構
開放式槍栓
发射模式全自動
射速850發/分鐘
槍口初速810—850公尺/秒
有效射程1,200公尺
供弹方式M13彈鏈
瞄具機械瞄具

T74排用機槍中華民國陸軍為了接續已經服役多年的57式機槍,由聯勤205兵工廠參考比利時Fabrique Nationale生產的FN MAG所自生研發的通用機槍,編號當中的「74」代表是在民國74年(1985年)完成預量產型而定名。

設計及發展歷史

比利時FN MAG於1958年推出,受到許多國家採用。聯勤在設計T74時參考了FN MAG的優缺點,並考量聯勤自身的工藝能力與戰術思想,再進行修改。T74修改的部分包括一些設計上的小細節,以改進FN MAG的缺點並更加適合中華民國軍人的平均體型與用槍習慣。

T74採彈鏈進彈,腳架則直接沿用57式機槍兩腳架(但觸地端構形不同),亦可使用其他型號的三腳架。與FN MAG相較之下機匣較粗大,槍管自機匣前伸後無明顯粗細變化,根部並有提把。T-74槍口裝置亦較長,有向四周開放的條形縫隙。其下方導氣管平行槍身,導管前端為腳架支撐座。此外T74的準星座為固定在槍管上,原因在於非固定式的加工難度會較高,照門並多了風偏調整鈕。

T74的槍管可以快速拆卸,可在3秒內完成,且無須使用石棉手套。槍管上與FN MAG前期的設計一樣,都有散熱螺紋。T-74的射擊精度亦較M60通用機槍高,而且也可加裝光学瞄准镜夜視鏡。槍枝槍托形狀設計考慮人體工學,曲線特殊並有多道縱向防滑稜。其所射擊的穿甲彈可在有效射程內貫穿3公釐的鋼板。

生產配發給陸軍的T74耐用度高,其中回聯勤廠檢修的部分T74射擊已超過20萬發,機匣仍完好如初,在部隊中有「金剛槍」的稱譽。除了憲兵警衛部隊以外,陸軍與海軍陸戰隊皆大量採用。

特色

槍身結構牢固,閉鎖擊發確實,故障率低。
可配合實際狀況需求,作為三段調整,改變射速
槍管以最新之冷鍛方式製成,精度佳,且能快速更換槍管。
貫穿力強,可貫穿1200公尺處的美制M1鋼盔或2.28公厘鋼板。
可裝置光學瞄準鏡夜視鏡,野戰拆解及保養容易。
後座力大,穩定性較差,可配合兩腳架穩固。

圖片

衍生型

  • 計畫主持人:王惠坡上校

T74另有一延伸產品:T86同軸機槍,或稱為T74V1車裝型排用機槍,原本是為了M-41D輕型戰車所開發的,但是M41並未大量改裝,所以T86同軸機槍亦無大量生產,目前CM-33 40公厘榴彈機槍裝步戰鬥車TS-96遙控槍塔CM-34 30公厘機砲裝步戰鬥車之同軸機槍與車長機槍,輕型戰術輪車配備。

使用國家

當代世界相若的通用機槍比較

當代世界相若的通用機槍比較
 比利时
FN MAG
 日本
住友62式通用機槍
 美国
薩科防務M60
 德国
萊茵金屬MG3
 法國
聖-艾蒂安AA-52
 俄羅斯
PK通用機槍
 日本
74式車載機槍
 美国
白朗寧M1918
 美国
白朗寧M1919
 中華民國
聯勤205廠T74
外觀
採用年份 1958年 1962年 1957年 1969年 1952年 1960年代 1974年 1917年 1919年 1985年
重量(公斤) 11.79 10.7 10.5 10.5
11.5(兩腳架
27.5(三腳架
10.6(重型)
9.75(輕型)
8.99(兩腳架
16.48(三腳架
20.4 7.2~8.8 14.06(M1919A4) 12.06
全長(毫米) 1,263 1,200 1,077 1,225 1,254(重型)
1,145(輕型)
1,173 1,085 1,214 1,219(M1919A4)
1,346(M1919A6)
1,260
槍管長度(毫米) 487.5(不連消焰器)
630(連消焰器)
524 560 565 600(重型)
500(輕型)
658 625 610 609 546
子彈 7.62×51毫米
北約口徑
M80普通彈[注 1] 7.62×51毫米
北約口徑
7.62×51毫米
北約口徑
7.5×54毫米
法國口徑
(AA-52)
7.62×51毫米
北約口徑
(NF-1)
7.62×54毫米
蘇聯口徑
M80普通彈 .30-06春田步槍彈
(7.62×63毫米)
.30-06春田步槍彈
(7.62×63毫米)
7.62×51毫米
北約口徑
發射速率(發/分鐘) 650—1,000(理論射速)
250(戰鬥射速)
約600—650(最大)
80(持續)
<550 1,150(±150) 700—900 650 約700~1,000 300~650 400~600 600~800
槍口初速(米/秒) 840 855 853 820 840(重型)
830(輕型)
825 805 853.6 810—850
有效射程(米) 600(低伸火力)
800(兩腳架、點目標壓制)
900(曳光彈燃料燒盡)
1,800(三腳架、面目標壓制)
約800 1,500 800(兩腳架
1,200(固定槍架)
1,200(重型)
600—800(輕型)
1,000 548 1,370 1,200

注釋

  1. ^ 發射日本國內生產的7.62×51毫米北約口徑彈藥

參見

参考文献

  1. ^ 圖片.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6). 
  2. ^ 圖片.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6). 
  3. ^ 圖片.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6). 

外部連結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