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政黨列表列举了挪威现在及历史上的主要政党。挪威王国采用多党制,国内有诸多政党。由于没有任何单一政党能够轻易赢得挪威议会的169个席位中的多数,因此各政党通常需要合作以组建联合政府。
政党历史
两党轮替:1884年—1905年
挪威历史最悠久的政党是成立于1884年的自由党。此后不久,保守党作为反对党成立。当时两党的主要政治分歧在于议会制问题:自由党支持议会制而保守党则反对。直到1903年,挪威在事实上是一个两党制国家。在这期间,规模较小的温和自由党从1891年的选举开始便与保守党形成了事实上的永久选举联盟。
工党崛起:1905年—1945年
20世纪初,挪威的选举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1903年,左翼政党工党在全国大选中获得了10%的选票,首次赢得了5个议会席位。1921年选举时,挪威将原先的两轮单议席选区制改为了比例代表制,这使得工党以及前一年成立的农民党等中型政党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1927年,工党在全国选举中一跃成为第一大党,并在此后历次选举中一直保持着这一地位。1928年,工党组建了挪威历史上第一个政府,从而结束了自由党和保守党长达数十年的轮流执政局面。然而,这个由克里斯托弗·霍恩斯鲁德领导的政府只维持了短短18天,便宣告下台。[1]此后,农民党也短暂执政,于1931年至1933年间在佩德尔·科尔斯塔德和延斯·洪塞德的领导下组建了政府。尽管新兴政党迅速崛起,但自由党和保守党依然保持着重要地位。约翰·路德维格·莫温克尔在1933年至1935年间担任首相,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位自由党籍首相。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工党成员约翰·尼高斯沃尔从1935年到1945年间,名义上担任了十年的首相。
在纳粹占领挪威期间,以维德孔·吉斯林及其全国统一党为代表的通敌政权对政治反对派进行了压制和迫害。尼高斯沃尔的内阁于1940年流亡至伦敦,直到1945年才返回挪威。[2][3]
工党独大:1945年—2001年
从1945年二战后的首次选举到1961年,工党在议会中拥有绝对多数席位,其党魁埃纳尔·基哈德森累计担任首相长达17年零17天。在此期间,挪威普遍被认为是一个一党优势制国家,由自由党、保守党、中间党、基督教民主党以及偶尔出现的共产党组成的反对派无法与工党相匹敌。直到 1963 年,在“国王湾事件”之后,保守党的约翰·林才得以在其他非社会主义党派的支持下上台执政。随着工党实力的逐渐减弱,佩尔·博滕(中间党)、拉尔斯·科瓦尔(基督教民主党)和科勒·维洛克(保守党)等反对派人物在20世纪后半叶的不同时期担任了首相。1973年,安德斯·朗格党和社会主义选举联盟等反建制政党兴起,这两个团体后来分别演变为右翼的进步党和社会主义左翼党。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这两个团体在政坛上相对孤立:社会主义左翼党直到2005年才加入政府,而进步党则在2013年才被纳入中右翼联盟。
工党衰落:2001年迄今
在2001年议会选举中,挪威工党失去了其传统上对非社会主义政党的巨大领先优势。该党仅获得24%的选票,支持率下降了11个百分点,而扬·彼得森领导的保守党则获得了21%的选票。由工党于2000年开始短暂执政的第一次斯托尔滕贝格内阁因此下台,取而代之的是由基督教民主党领袖谢尔·马格纳·邦德维克领导的中间偏右联合政府,该联盟由自由党、保守党和基督教民主党组成。2005年选举后,中左翼的“红绿联盟”赢得议会多数席位,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再次出任首相并执政至2013年。2013年选举使保守党领袖埃尔娜·索尔贝格所在的阵营获得了明确的议会多数,在议会169个席位中赢得96席。她与西芙·延森领导的进步党组建了联合政府,打破了进步党多年来被其他中右翼政党孤立的局面。四年后,中右翼政党再次成功保住议会多数并获得88个席位。索尔贝格继续担任首相,联合政府的政党组合有所变化,但所有四个政党都在不同时期成为索尔贝格内阁的成员。
在最近的2021年选举中,结果明显有利于中左翼政党,他们在议会中获得了100个席位。这导致了新政府的成立,由工党和中间党组成的联合内阁,约纳斯·加尔·斯特勒出任新首相。
主要政党
议会政党
现任国会政党
萨米议会政党
地方议会政党
无代表席次政党
历史政党
大党
小党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脚注
- ^ 该党事实上于1940年已经解散,但直到1965年才完成法律上的注销程序。
- ^ 该党大部分党员和组织事实上于1940年并入到保守党,最后于1945年因未进行重组而被取缔。
- ^ 其合法政党身份从1940年到1945年。
出典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