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二十大)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1]出席大会的代表2296名,特邀代表83名,代表全国9671.2万名党员。 本次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1] 中共二十大主席团常委会成员李克强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1] 中共二十大于10月2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大会闭幕当日选举产生了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和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10月23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选;批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2] 一如外界预期,在这一次换届中,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获得了毛泽东之后中共党首第三任期的首次全面连任[註 4],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的大多数被各界认为与习近平有密切联系,舆论认为此次中共党内换届选举打破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集体领导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3]。 政治背景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删去宪法第七十九条第三款中关于国家主席只能连任两届的内容。由于习近平担任的另外两个要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在宪法和中共党章中本来就没有连任限制,舆论广泛认为修宪是习近平为自己谋求更多次连任的动作[4],并将体现在2022年底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2023年初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5] 2021年11月,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仿照《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两案通过了第三个历史性决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6]。 2022年8月16日,北戴河会议结束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深圳,在街头与民互动,拜谒了邓小平纪念铜像,并给邓小平铜像献上花圈,呼吁“改革开放如长江黄河不会倒流”,引发部分媒体对潜在人事变动(如习下李上,即习近平放弃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将权力转交给比他年轻的李克强)的阴谋论[7][8][9]。 前期准备及代表选举2021年11月11日,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10]。 2021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中央确定,二十大代表名额共2,300名,由全国38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通知》称,二十大代表应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要严把人选政治关和廉洁关,进一步优化代表结构;代表的选举产生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办法进行,代表实行差额选举,差额选举的比例应多于15%;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杜绝拉票贿选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选举工作即日开始,至2022年6月底结束”[11]。实际选举进程未在6月底结束,延续至9月。 中共中央组织部随后召开会议,对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进行了部署。中组部负责人就做好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的有关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12]。 2022年4月15日起,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示开展中共历史上首次全国代表大会网络征求意见工作[13][14]。 2022年4月22日,在南宁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团代表选举会议中,现任总书记习近平以全票当选参加中共二十大的广西代表[15]。 2022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10月9日召开中共十九届七中全会,并向全会建议二十大于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16]。翌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中共二十大报告的意见[17]。 2022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拟提请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讨论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稿、《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稿、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稿,审议《十九届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报告》《关于党的十九大以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18] 2022年9月25日,中共二十大代表已全部选出,全国各选举单位共选举了2296名代表,留待二十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确认资格[19]。代表当时全国9671.2万党员。 2022年10月9日上午,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王沪宁就《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20]。12日,十九届七中全会决定中共二十大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21]。當天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开始对外接待[22]。 2022年10月15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预备会议,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大会主席团名单、大会秘书长和大会秘书处机构设置和工作任务,会议还通过二十大的议程。预备会议后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会议确认2296名代表资格有效,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大会具体日程,推举产生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16时30分,二十大新闻发布会举行。[23] 选举进程与上一次选举相比,本次选举有以下选区合并: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合并为中央和国家机关;解放军、武警部队合并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选举单位由40个减少至38个。 各选区选举情况
备注为在该选区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特邀代表不备注),普通字体为曾任政治局常委、粗体为二十大换届前政治局常委、粗体+下划线为二十大换届后留任常委、普通字体+下划线为二十大换届后新晋常委(如身份重叠按其中最后一个计)。
大會機構
(共243人,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学东 丁薛祥 万立骏 习近平 马 飚(壮族) 马兴瑞 马晓伟 王 宁 王 军 王 勇 王 晨 王 鹏 王 毅 王小洪 王广华 王仁华 王文全 王文涛 王正伟(回族) 王东明 王伟中 王志刚 王岐山 王沪宁 王君正 王建武 王莉霞(女,蒙古族) 王晓晖 王祥喜 王蒙徽 尤 权 尹 力 尹 弘 巴特尔(蒙古族) 艾力更·依明巴海(维吾尔族) 艾尔肯·吐尼亚孜(维吾尔族) 石泰峰 卢展工 田国立 白玛赤林(藏族) 吉炳轩 巩立姣(女) 曲青山 朱镕基 廷·巴特尔(蒙古族) 庄荣文 刘 宁 刘 昆 刘 鹤 刘云山 刘石泉 刘发庆 刘连舸 刘青松 刘奇葆 刘国中 刘金国 刘建超 刘结一 刘振立 刘振芳 刘海星 齐 玉 江金权 江泽民 许 勤 许其亮 许学强 孙金龙(中央和国家机关) 孙绍骋 孙春兰(女) 严金海(藏族) 李 屹 李 伟(解放军和武警部队) 李 闯 李 希 李 斌(女) 李 强 李干杰 李小鹏 李小新(女) 李长春 李凤彪 李书磊 李克强 李邑飞 李岚清 李作成 李国英 李晓红 李鸿忠 李瑞环 李儒新 杨 宏 杨传堂 杨学军 杨洁篪 杨振武 杨晓渡 肖 捷 吴汉圣 吴邦国 吴官正 吴政隆 吴燕生 邱 勇 何 平(解放军和武警部队) 何立峰 余剑锋 余留芬(女) 谷 澍 邹加怡(女) 辛保安 汪 洋 汪东进 汪永清 沈晓明 沈跃跃(女) 怀进鹏 宋 平 宋鱼水(女) 张 工 张 伟 张 军 张 林 张又侠 张升民 张玉卓 张庆伟 张庆黎 张红兵 张宏森 张雨浦(回族) 张国清 张定宇 张春贤 张晓仑 张高丽 张德江 陆 昊 陈 刚(中央和国家机关) 陈 旭(女) 陈 希 陈一新 陈小江 陈文清 陈四清 陈吉宁 陈全国 陈敏尔 苗 华 林 武 易 纲 易会满 易炼红 罗 干 罗 文 金壮龙 周 强 周长奎 周祖翼 郑 和 郑栅洁 郑新聪 孟祥锋 赵乐际 赵志浩 赵克志 赵晓哲 郝 鹏 胡存刚 胡和平 胡春华 胡锦涛 胡衡华 钟绍军 信长星 侯 凯 侯建国 俞正声 俞建华 姜文盛 姜志光 姜信治 贺 荣(女) 贺军科 贺国强 骆惠宁 秦树桐 袁 洁 袁华智 袁家军 栗战书 贾庆林 夏宝龙 铁 凝(女) 倪 虹 倪岳峰 徐 麟 徐乐江 徐忠波 徐德清 郭声琨 郭树清 郭普校 唐一军 唐仁健 唐登杰 黄守宏 黄志贤 黄坤明 黄晓薇(女) 曹建国 曹建明 龚 正 龚旗煌 庹 震 梁言顺 梁惠玲(女) 谌贻琴(女,白族) 韩 正 韩文秀 景俊海 傅 华 傅光明 傅爱国 童建明 曾庆红 温 刚 温家宝 谢春涛 蓝天立(壮族) 楼阳生 雷凡培 慎海雄 蔡 奇 蔡剑江 裴金佳 谭成旭 潘 岳 穆 虹 戴厚良 魏凤和[註 5]
(共46人) 习近平 李克强 栗战书 汪 洋 王沪宁 赵乐际 韩 正 王岐山 丁薛祥 王 晨 刘 鹤 许其亮 孙春兰(女) 李 希 李 强 李鸿忠 杨洁篪 杨晓渡 张又侠 陈 希 陈全国 陈敏尔 胡春华 郭声琨 黄坤明 蔡 奇 江泽民 胡锦涛 朱镕基 李瑞环 吴邦国 温家宝 贾庆林 张德江 俞正声 宋 平 李岚清 曾庆红 吴官正 李长春 罗 干 贺国强 刘云山 张高丽 尤 权 张庆黎[註 6]
王沪宁
丁薛祥 陈 希 郭声琨 黄坤明
(共22人)
大会议程2022年10月15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预备会议。通过二十大的议程为:听取和审查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查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二十届中央委员会;选举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59] 上届工作报告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主持人李克强宣布大会开幕。随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 二十大报告认为,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使得从现在开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十大报告还首次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60]。 2022年10月22日,大会通过了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和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本届选举2022年10月22日上午,选举产生了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和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产生了中央委员205人、中央候补委员171人、中纪委委员133人。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10月23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 修改党章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中国共产党章程 (2022年) 2022年10月22日,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会议日程
记者招待会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言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61]。 10月16日,大会开幕前举行首场“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62]。 10月17日上午,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一场记者招待会(主题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月17日下午,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二场记者招待会(主题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63][64]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場、第二場集体采访。[65][66] 10月19日上午,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主题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和第三场、第四场集体采访。[67] 10月20日上午,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四场记者招待会(主题为“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拓前行”)和第五场集体采访。[68][69] 10月21日上午,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70] 10月22日,大会闭幕后举行第二场“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 影响政治宣传二十大前夕,中国大陸官方媒体推出“领航中国”系列,盛赞习近平自十八大以来十年的功绩,并强调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住在北京的南華早報前总编辑王向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大陆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全方位歌颂习近平的运动,“领航中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主要的目的是为即将召开的二十大制造舆论氛围。有评论分析称这样的宣传或说明习近平连任仍有阻力[71]。 人事佈局中共二十屆閉幕後公佈的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名單上,1955年出生,當時67歲的李克強和汪洋兩位原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沒有連任中央委員,不過同樣1955年出生的王滬寧、蔡奇、何立峰、王勇皆得以連任,年紀更大的習近平、王毅、張又俠也繼續連任,說明年齡不再是擔任領導人的考慮因素[72]。第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人數相比前幾屆,從25人減少1人至24人,曾經擔任中國共青團第一書記,年僅59歲的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在中共二十屆一中全會上落選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加上李克強和汪洋「裸退」,被視為對前最高領導人胡錦濤为首的團派勢力的徹底清洗[73]。 贺电一些政党、组织和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发来贺电,包括[74][75][76][77][78]: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北美欧洲 |